青岛黄海学院“四化联动”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青岛黄海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秉承“学生中心,思政引领、产教融合、能力提升、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面向“中国制造2025”,围绕青岛市“956”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体系,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应用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强化立德树人、深化协同育人、优化机制育人、催化创新育人的“四化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和“融合式、多元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了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为引领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思政引领,强化立德树人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健全了生活导师、企业导师、学业导师“三导师制”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并将“三导师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全覆盖,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思政育人专项课题等项目,推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实施“三段联动”思政育人机制,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进行思政渗透,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打造优质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延伸课程思政实践,培育出一批思政教育成果,“蓝领匠成农村劳动力赋能一体包”项目获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雷小锋”种子工程志愿服务队入选国家级重点服务团队。学院先后获省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先锋基层党组织”“山东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称号。
产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
紧密联系地方产业,实施“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战略,构建“多元化、矩阵式”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与青岛市机器人协会及多家智造企业合作成立“机器人产业学院”,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企业技师进课堂、工程项目进课程、实践锻炼进车间、毕业设计进企业”的“四进制”产教融合新机制,实现了校企双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在青岛市、黄岛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青岛海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共建“青岛市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了山东省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平台,与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国合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实施“赴日卓越工程师”培养。
多维拓展,优化机制育人
一是注重产业需求和跨界交叉融合,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动态调控机制。通过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开设新工科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重构实践课程体系,引入工程实践项目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创新设计+工程设计”四层次实践能力逐级提升体系。获批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卓工计划项目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0余项。
二是注重校企双向交流,建立“内培外引、双聘双挂”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机制,实行校企人员互聘互兼互派。校企共建专业建设和人才评价委员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教材开发、课堂教学等工作,做到理念互融、内容互汇、技术互通。通过多年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达80%以上,建设了山东省青年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人才培养筑就了坚实的保障。
三是推进赛教融合,构建“三融入”课程体系,分别将竞赛项目融入教学内容、竞赛资源融入教学资源、竞赛评价融入教学评价,实现了竞赛项目与教学内容的互融互促,竞赛设备与教学实训设备的同步更新,实践教学评价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专创融合,催化创新育人
构建“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促进专创深度融合,实现了“理论–实践–创新–竞赛–科研”五级进阶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学院先后建立了机器人创新、3D动力等8个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通过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室已形成了以老带新、梯队培养等的良性发展模式。近三年,先后孵化科技型企业30余家;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获奖1000余项,获批专利授权30余件;工作室社团先后4次受到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表彰,多人荣获“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社团干部”称号。
青岛黄海学院主动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四化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显著提高。近年来,专业群平均就业率达98.6%,为青岛的智能制造业发展输送了近5000名高素质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