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发现自己提出的工业4.0有个bug
德国人发现自己提出的工业4.0有个bug 原创 吴晓波 吴晓波频道
设备的互联互通不是装几个传感器就万事大吉的事情。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这些年大家听了很多有关智能制造的概念,但还是或多或少有这样一个疑问,就是高大上的智能制造和工厂里的设备生产线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今天中国的制造业者碰到了,德国人、美国人当然碰到得更早。
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概念,它后来成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概念性表述。工业4.0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根据设想,工业4.0旨在满足一种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式——客户主动参与到产品设计中,制造商再根据客户的需求生产个性化产品。
比如,你在网上参与一双运动鞋的设计,选择它的色彩、纹饰、鞋面材质、鞋跟高低等等,下单之后,工业4.0智能工厂的设备按照图纸快速生产出一双专属于你的运动鞋。
你会想,这对于今天的技术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太困难的事。
的确,满足个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非常现实的。但是设想下面这个情景:
每个月收到上千种不同的需求、每周面对几百个不同交付期的订单,几十道工序、几百种物料,还有口味刁钻的客户要求紧急插单……工厂怎么应对?
可能要添置大量不同规格的设备,而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
可能要进行大量的设备调试。比如,一家工厂一直生产某一型号的冰箱,现在客户希望自己的专属冰箱可以做得更迷你一些,那么冰箱尺寸上几厘米的差异也意味着厂家需要进行复杂的设备调试,这可能导致订单交付延误。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德国人意识到工业4.0有一个bug,就是非常臃肿。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德国有一个机构叫做智能工厂联盟,他们对工业4.0概念进行了更新,并提出了一个叫做“共享生产”的新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的核心在于,把订单快速拆分到不同地点完成制造。
既然一家工厂不能够完全承担个性化产品的制造,利用技术手段把不同工厂的生产线协同起来就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这样,个性化的订单就能快速拆分到更接近客户和更符合产品需求的工厂去制造,从而尽快完成订单的交付。
这种协同制造的本质是产能共享,它的关键在于实现机器设备的互联互通。
这不是在设备上装几个传感器就万事大吉的事情。它的难点在于,要对所有设备进行一种底层配置,一种在软件定义层面的配置,包括建立机器的通讯框架和一致性语言。
在各种工业门类中,设备、生产线都出自很多家制造企业的手,它们的接入方式和参数各不相同。你想,就连一根最简单的手机数据线都有不同的接口,到今天还不能相互兼容,更不用说那些大大小小的工业设备了。
但德国的机床制造商协会在实现这种机器互联上已经取得了突破,它为德国的机床制定出了一种官方语言,还设计出了一套通用的USB数据接口。
有了这套通用接口,所有的德国机床只要相互插上数据线就能连接,并快捷地配置使用。
与此同时,这家协会还邀请全世界所有的制造商和公司加入这个连接网络,中国的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也被邀请加入。
一旦所有机器的软件定义配置被统一,生产将在真正的意义上互联互通起来。
看到这儿,你会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在未来,任何一个行业最强大的企业或者国家会是谁?
就是那些掌握了标准制定权的企业和国家。
2020年,德国工业4.0平台工作组以“在全球塑造数字生态系统”为主旨,提出了新的工业4.0愿景。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所有的生产设备真的都在德国人设计的软件定义配置下实现了互联互通,构成了一个数字生态系统,那就意味着,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德国将是分发入场券的那一个。
所以,对制造业标准制定权的争夺是一场关乎未来制造由谁来主导的竞争。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产值占到全球的近三成。
德国在共享生产上的探索提醒我们反思,在一个机器通用、语言互通、高度模块化的未来生产系统中,我们的制造业有没有尝试掌握一种主动定义底层逻辑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未来制造的重要性,就好比是不同国家坐在一起开会时,用哪国语言来交流,交易商品时用哪国货币来进行支付和结算。
这场关于这场关于制造业标准定义权的竞争,今天才刚刚开始。
音频策划 | 毕冉
音频运营 | 常秀娟 | 主编 | 郑媛眉
原标题:《德国人发现自己提出的工业4.0有个bug》